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求职难,回到国内也不轻松。作为骨灰级英国海归,我在国内外职场蹉跎多年,也想把自己的观察、经验和教训与新海归分享。
1. 收入的确切构成需要明晰。
很多公司的招聘广告赫然写着“底薪+年底奖金 = 40万元人民币”,一看就别指望了,估计没有明说的“底薪”也五六千块钱,剩下的要完成业绩指标后才能兑现。
还有些公司许诺给员工“期权”。请别上当,多年前,某国内IT界著名企业承诺的期权都附带了无数限制条款,看似员工持股,实际上就是些废纸,几乎永远不能变现。等高管们抛售套现后,轮到中层和员工时,估计公司也快退市了。
另外,劳动合同中有关工资、奖金、升职的重要条款不能含糊,应聘者一定要看到实实在在的待遇再签字画押。合同中不提钱,到处是“根据实际情况由部门确定”等虚头巴脑的话,不用再耽误时间了,坚决pass。
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近乎废纸的合同常常出现在国企,体制内的事永远是模模糊糊。
2. 公司的前景需要分析,不能只看牌子。
直到留学英国后相当一段时间内,我习惯于用外部认同的品牌包装自己,名牌大学、大牌公司、国际化的工作……
不过,渐渐地,我发现这些社会认同虽然有用,但也是“双刃剑”。职场中,大品牌的外部环境更多是一种威压感,面对“神”一样的雇主,只能顶礼膜拜、俯首称臣,却没有话语权。
我最深刻的教训是,二十年前大学毕业时,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,完全不知道“国企改革”是什么意思,糊里糊涂地进了央企。进去才知道,“国企改革”其实就是“亏损”“过紧日子”“把工资的一部分当绩效”。个人承受得了这样的经济压力吗?
因此,无论什么公司,都应该尽可能地看看他们的财务报表,而且别只是盯着销售收入,别迷恋于“世界500强”的表象,别忘了利润、利润率等“干货”。
3. 从应聘岗位的Job Description中能看出公司体制。
现在的雇主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差不多,虽然不能说穷凶极恶,至少也是“杀人不见血”。Job Description(工作描述)中罗列的期望值之高,让人感觉一个办公室前台最好也是海归、硕士毕业、具备CEO的领导力。
从这类的招聘广告能看出,雇主不是“除了钱什么都没有”的暴发户,就是那些号称公司而公司化程度又比较低的事业单位。如果偏巧是央企、政府,那也没办法,林子大了……
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,值得关注。外资机构里,有一类“事业单位”——代表处,也比较符合上述特征。雇主雄心勃勃要国际化、开拓中国市场,实际上他们连中国在哪个洲还没搞清楚呢。国外的“土鳖”不比中国少,“风水轮流转”,也该轮到他们闭关锁国了。
这类的招聘单位,说到底,对招聘岗位的定位很模糊,有“摸着石头过河”之嫌。可能应聘难度不一定大,待遇也不一定差,但工作起来常常是“打哪儿指哪儿”,没有未来,只有眼前。
4. 看看未来的老板是个什么德行,极端重要!!!
记得当年历史课上,老师讲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时,曾概括说:“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。”当今职场的上下级关系也很类似——“我的老板的老板不是我的老板”。
偌大的公司里,员工就仿佛在给一个人打工,这个人就是直属领导(line manager),也是实至名归的老板。
面试时别光想着如何回答问题,也要留心观察直属领导的面相。古代官场重视面相,当代职场也是如此。凭直觉不喜欢这个老板,就不要勉强,再去应聘下一个公司就好。
看走眼也没关系,反正还有试用期。按合同规定,这个磨合阶段往往有几个月,能够近距离了解老板的一举一动。
自己是工作狂,同时又想把下属变成工作狂的老板,有毒,快跑!
动不动就叫嚣“狼性”口号的直属领导,多半都有心理或精神疾病,在他们身边时间长了可能会被传染。
还有些领导只对鸡毛蒜皮的事儿感兴趣,一到需要决策、拍板、签字的时候就无限期拖延。这类人属于“员工型”顶头上司,原本不适合当领导,阴差阳错坐在了这个位置上,却无法脱离员工的本性。那又何必在一起浪费时间呢?
名企HR一对一咨询
更多求职资讯
相关招聘信息
海归招聘|2019北京留学生人才面试会火爆开启,苹果、IBM等企业为你而来!
外面人都说现在不管是不是海归找工作都难,但是好企业吸纳人才的计划依旧进行,高薪水好发展的岗位还有很多!童鞋们,